要说这个季节最水灵灵的时令青菜,那必须是豌豆尖!在大可乡的田野上,一片片嫩绿的“绿翡翠”正焕发着勃勃生机。今年,全乡种植面积达4500亩,日均供应量高达15吨,每公斤收购价稳定在8元。这份限定的鲜甜,正从田间地头,直达您的餐桌。
清晨七点,各村的收购点已是一派繁忙景象。农户们提着满篮刚采摘的豌豆尖陆续赶来,经过专业的分拣、称重、包装后,这些鲜嫩的蔬菜立即被装车发运。“这是我们与时间赛跑的时刻”,一位正在熟练包装的商户笑着说道,“豌豆尖特别娇嫩,我们从采摘到冷链运输全程控制在6小时内,就是要让消费者尝到最地道的田间味道”。上午十点,满载着希望的冷链车缓缓驶出大可乡,几小时后,这些沾着晨露的嫩芽就会出现在城市的餐桌上——或清炒、或做汤、或涮火锅,用最本真的田园风味,诉说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。
这份新鲜背后,是大可乡豌豆尖产业为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,不仅丰富了城市的“菜篮子”,更鼓起了农民的“钱袋子”。由于豌豆尖生长周期短、采收期长,在烤烟采收后,立即接茬种植豌豆尖,这种种植安排无缝衔接,实现了土地与季节资源效益的最大化,经济效益相当可观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这个产业有效激活了乡村的“沉睡资源”,让村里留守的老人、妇女都能参与到采摘和分拣打包过程中,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。
近年来,大可乡立足当地资源禀赋,以“一乡一品”“一村一特”为发展目标,围绕枇杷、西葫芦、豌豆尖“三个万亩”级特色农特产品产业,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。这片沃土上,小小的豌豆尖正书写着“点绿成金”的生动故事。
夕阳西下,忙碌了一天的农户们望着又一批发往各地的豌豆尖,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。这片土地上的“绿翡翠”,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,续写着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崭新篇章。



